工信部:2027年建成先进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
《实施意见》按照产品生产流程或产品构成划分环节,构建1套环环相扣的技术体系分析框架,围绕产业技术供给和支撑2条主线,形成关键技术、物料、企业、研发设计工具、生产制造装备、质量、标准、管理服务、关键软件9张清单,依据技术成熟度和制造成熟度模型,对比国内外差距,形成5个评价等级。 《实施意见》技术体系建立了以建设、评估、更新和拓展为主要模式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:
《实施意见》中提出了6大方面应用。 一是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录,做到全面准确,防止漏项和重复立项。同时,与科技创新重点研发计划、重大科技专项、产业基础再造工程、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等有效衔接。 二是支撑科技成果产业化。确定成果清单,分类开展成果产业化工作。形成以企业为主体,产学研协同的工作合力。加强中间试验能力建设和产业化综合保障服务。 三是支撑推广先进适用技术。精准识别长板优势,形成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,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作用,用好标准、认证等工具。 四是支撑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。系统梳理产业技术基础能力,支撑标准制定、推广和质量检测、试验能力、计量能力、科技成果、产业信息、知识产权等能力建设。 五是支撑区域产业发展。精准开展产业链补链强链,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。培育和引进优质企业,形成高水平创新型企业梯队。统筹区域内产业基础能力,实现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。 六是支撑企业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。准确评估企业技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状况,优化技术研发管理体系,有效开展技术研发,加强供应链管理,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。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电子报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。 |